安藤忠雄:
“建筑就是生活本身的纪念碑,
阅读建筑,观看生活。”
01 “海参”公寓楼
“一百”是一座俯瞰圣路易斯森林公园的住宅塔楼,它因位于圣路易斯国王大道100号而得名。
该栋建筑是 Studio Gang 在这座城市的第一个项目,超过 380 英尺(116米),塔楼内有316 个单元,面积为 520,000 平方英尺(48, 310 平方米)。
楼内功能包括零售、便利设施、停车场和可以欣赏西面的公园和东面的大拱门住宅公寓。
每间公寓都设有一个在角落的起居室,客厅设有双层玻璃窗,让室内充满光线。
每四层楼被堆叠成一组。立面是倾斜的,以在每一组的顶部创造宽敞的户外空间,为四分之一的公寓提供露台,并在绿色屋顶平台上为居民社区提供共享的便利空间。
这座建筑反射出了森林公园不断变化的光线和天气,为树叶和雪提供了动态背景。
该建筑的叶形平面和分层体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其环保性能,以利用朝向和环境带来的机会,减少整体能源负荷并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。
△日照、气流、视线示意图
△底层平面图
△7层平面图(便利设施)
△14层平面图(标准公寓层)
△材料结构
02 ‘台北屋顶’住宅
这栋12层的集合住宅位于台北商圈,当地人往往会采用过渡空间来缓解炎热潮湿的气候。
结合台湾当地浓厚的生活气息,建筑师试图在项目中打造一个具有丰富生活方式的21世纪台湾本土公寓大楼。
“台北屋顶”采用了塔楼的外观造型但未沿用相应的楼层划分方式,而是通过独特的对角线设计手法,为每户住宅单元配置大型露台。
露台由屋顶和树木围绕,形成三维立体且舒适的过渡空间。
△建筑师手稿
建筑师采用了6米模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搭配3米模数的屋顶框架系统,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,轻质的屋顶钢框架系统为辅。
屋顶的倾斜坡度虽是固定,但住宅屋顶差异化的朝向还是给人以充足的动感和韵律。
△项目模型
垂直排水沟和纤细垂直杆件的设计语言在赋予立面以节奏感的同时,还完美地解决了项目的排水问题。
凹凸不平的表面肌理良好地疏导风向,增强了露台的使用舒适感。
△分析图
项目旨在成为21世纪亚洲地区高层住宅的一个原型:一个与雨水和微风作伴的居住环境。
△项目模型
△建筑师草图
03 瑞光社会住宅
本案是台北市第一批34座社宅的其中一座的。设计过程中,周遭居民对于社宅的疑虑及反对,到愿意接受、认同,这需要相当多的协调与智慧。除了融入当地人文地理脉络,植入新的生活元素,符合社会与经济条件才能毕其功于一役。
主要机能分为三个部分,从下到上,公共与私密分别为:地面层的智慧超市,二楼社福包含 幼托、日照、计程车休憩室、身心障碍工作坊等,三楼平台以上为389户的社宅。从公园、社会福利、商业设施到集合住宅的微型城市。
建筑坐北向南,中庭拥有最佳的南向采光,地面层以阶梯及坡道延续自然地景,将公园、社福设施、住宅和商业的机能融合在一起。
社宅南方隆起的瑞光公园草原,是社宅的后院,建筑左边渐渐高耸,连接公馆山脉,建筑右侧随着绿带向外延续至基隆河岸,让自然地景成为与社宅后院的一部分。
经由透视修正让社区的中庭有了拉长与加大的感觉,中庭到公园也让社区公共设施有了无限扩充的可能性。随着阳光运行高低起伏的白色水平带,是遮阳,也是景观与工作阳台,夹杂其间的空中庭园,是交流的场域,也是空中的绿色庭园。
绿带公园是回廊的部分,让人们透过感官体验建筑与四周城市空间的完整性。沿着瑞光路四周退缩的是双排树与绿带通廊,智慧超市也是社宅邻里交流的场合,服务内容也针对社区需求为主,回廊与绿带让社宅和城市景观风貌更多元,并有助于形成科工区、商业区和住宅区适度的区隔并加强居民的交流。
光线、通风与保水将邻地周遭瑞光公园的水一并纳入基地内中水处理,供屋顶花园及19处空中庭院的灌溉使用,空中庭院也经由南向中庭与南风及西南风产生空气的流动,让住宅内部的气流无死角。此外空中庭院也提供了390户住宅的交流休憩的多元性功能。中庭迎来了夏季南风与西南风,是气流的调整与适度的光线控制的最佳场所。